2013 年 10 月 8 日,国务院第 26 次常务会议通过了《畜禽规模
养殖污染防治条例》,2013 年 11 月 11 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
令第 643 号公布,自 2014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。该条例要求县级以上
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编制畜牧业发展规划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
划,规定畜牧业发展规划应当统筹考虑环境承载能力以及畜禽养殖污
染防治要求,合理布局,科学确定畜禽养殖的品种、规模、总量;畜
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应当统筹考虑生产布局,明确污染防治目标、任
务、重点区域、设施建设及防治措施。
龙川县的畜禽养殖具有悠久的历史,畜禽养殖是龙川县农业生产
的支柱产业,其种类以生猪、牛、鸡、鸭、鹅为主,且经历了以建国
初期的家庭分散的传统饲养方式为主,发展到来 20 世纪 90 年代的以
各种性质的养殖场为主的养殖历程。近年来,龙川县禽畜养殖业的迅
速发展,既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篮子,又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。但是,
由于畜禽养殖业在建设初期没有进行环境影响评价,缺乏科学规划和
合理布局,甚至一些养殖场建在饮用水源上游、饮用水源保护区和居
民区内、中心村庄周边。同时,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工作滞后,环保
治理设施不全,畜禽粪便露天堆放,滋生蚊蝇、产生恶臭,或者直接
排放,污染水体,污染空气,或未经处理的畜禽粪便及畜禽养殖废水
过量施用于农田导致土壤孔隙堵塞,造成土壤透气、透水性下降及板
1龙川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(2020-2035 年)
结,严重影响土壤质量。畜禽粪便产生的污染已成为农村面源污染和
农村脏乱差的主要因素之一,与农村人居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。
龙川县地处粤北山区,是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,广东省生态保护
发展示范区,粤港澳重要水源地和绿色生态屏障。
根据生态环境部办公厅、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于 2019 年 9 月 3 日
联合下发《关于进一步规范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和管理促进生猪生产
发展的通知》(环办土壤﹝2019﹞55 号),以及省政府、省生态环境
厅规范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和管理促进生猪生产发展有关指示精神,
划定禁养区工作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,认真学习领会,深入贯彻落实
有关决策部署,依法依规引导畜禽养殖业平稳健康绿色发展,为稳定
生猪生产提供有利条件。
为控制畜禽养殖业污染无序扩张的趋势,保护水体和自然生态环
境,改善城乡环境质量,实现畜禽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、社会和谐及
人与自然的和谐,必须强化规划政策引导,加大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
力度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》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畜
牧法》、《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》等国家法律法规和《河源市
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河源市东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
的通知》(河府办明电[2013]52 号)的要求,结合龙川县区域实际情
况,组织开展了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规划编制工作。
1.1.2 规划编制基本原则
(1)统筹兼顾,突出重点
统筹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、污染预防与治理的关系,在全面推
2龙川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(2020-2035 年)
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同时,加大重点区域和重点养殖单元的
整治力度,有针对性地实施一批重点工程。
(
2)预防为主,利用优先
从产业布局、环境准入、生产过程监管等环节,提出畜禽养殖
污染“源头”预防措施。在技术模式选取、管理措施制定方面,突出
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特点,始终将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放在
优先位置。
(
3)因地制宜,分类管控
充分考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复杂性,对不同地区、不同
养殖规模的畜禽养殖单元区别对待,提出差异化管控措施,提高防
治成效。
(
4)疏堵结合,双管齐下
通过制定和落实信贷、税收、补贴等经济激励措施,引导畜禽
养殖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污染防治,推动生产方式生态化转型。同
时,完善规范标准、监督执法等约束手段,强化畜禽养殖业发展的
环境监管,对重点区域和重点养殖单元实施严格管控。
(
5)多方联动,合力推进
充分发挥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有关部门的信息、资源优势,建立
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,共同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。建立政
府、企业、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,加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投入力
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