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ttp://geochina.cgs.gov.cn 中国地质, 2019, 46(2) 1
研究目的(
Objective
)
宁蒗—盐源地区位于松潘—甘孜褶皱带和康
滇古陆之间,东临四川盆地,南连楚雄盆地。前期
地质工作以野外地表调查和二维地震为主,钻井
工作很少,因此该地区油气富集情况并不明确。
云宁地 1 井是宁蒗—盐源地区针对泥盆系部署的
第一口地质调查井,构造位置位于盐源盆地南缘
李子河背斜北翼,目的是系统获取中泥盆统大槽
子组和碳山坪组相关参数,探索本区页岩气、天然
气资源潜力。 2
研究方法(
Methods
)
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,充分收集分析泥盆系区
域地质资料,通过地质路线调查、野外剖面实测、有
机地化测试以及邻区钻井对比等手段,优选出宁蒗
—盐源地区中泥盆统沉积有利区。利用该区部署
的二维地震资料,选择构造保存有利部位(李子河
背斜),在合适深度内部署一口地质调查井,主探中
泥盆统大槽子组页岩气,兼探碳山坪组常规天然
气。通过钻井岩心详细编录,并与邻近野外露头剖
面对比,建立了云宁地1井钻井岩性柱状图(图1),
根据气测录井、现场含气解析等方法,获取了该地
区泥盆系第一手含气性相关参数。 3
研究结果(
Results
)
云 宁 地 1 井 设 计 井 深 1500 m,完 钻 井 深
1500.68 m,开钻层位为上泥盆统烂泥箐组,完钻层
位为下泥盆统大瓜坪组。依次钻遇第四系(50 m)、
上泥盆统烂泥箐组(570 m)、中泥盆统碳山坪组
(480 m)、中泥盆统大槽子组(360 m)、下泥盆统大
瓜坪组(40.68 m未穿)。目的层大槽子组下部为粉
砂岩、粉砂质泥岩和泥岩互层,向上砂质逐渐减少,
灰质增多,上部为生屑泥岩夹少量泥灰岩;碳山坪
组下部为生物礁灰岩,向上白云质逐渐增多,上部为
灰岩、白云质灰岩。该井气测显示丰富,中泥盆统碳
山坪组和大槽子组(1007~1380 m)气测值整体较高,
录井全烃异常值1.5%~11.95%,现场解析气可达3.25
m
3
/t,与现场解析相比,气测异常开始值滞后与泥浆密
度增大、绳索取心过程有关。井口点火成功,火焰高
0.6~1 m,火焰长时间稳定且呈黄色(图1)。
4
结论(
Conclusions
) (1)云宁地1井显示中泥盆统大槽子组发育潟
湖相沉积,生屑泥岩厚度大,气测显示好,是有利的
页岩气勘查层位;碳山坪组为生物礁相沉积,储集
性能好,具有良好的生储组合,气测显示好,是有利
的常规天然气勘查层位。 (2)云宁地1井是滇黔桂地区第一口在泥盆系
取得天然气重大发现的钻井,展示了康滇古陆西缘
宁蒗—盐源地区泥盆系良好的勘探潜力,同时对滇
黔桂地区上古生界海相页岩气和油气勘查有很好
的借鉴作用。 5
致谢(
Acknowledgment
)
本文为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“滇黔桂地区上古
图1 云宁地1井岩性柱状图、气测显示与含气岩心、现场点火照片
Fig.1 Lithologic columnar section and gas logging of Well Yunningdi 1, photos of gas bearing core and ignition
生界海相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”(DD2016-0178)资
助的成果。感谢山东省煤田地质规划勘察研究院、
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中南分公司和
成都理工大学等单位的帮助。
作者简介:张子亚,男,1990年生,工程师,构造
地质学;E-mail:zyzhang3327@163.com。
通讯作者:石砥石,男,1969年生,教授级高工,
石油地质学;E-mail:shidishi419@163.com。 第46卷 第2期 433